製造業導入BI平台,期望能使生產智慧化,隨時掌握公司營運數據來更加靈活地應變市場供需。然而,其應用範圍十分自由廣泛,到底要以什麼形式呈現資料?如何將BI工具自然融入企業運作中的一環?此次訪問祥儀企業,了解他們如何運用BI工具幫助企業提升生產營運效率。
祥儀企業已創立四十年,為全球最大的微小馬達齒輪箱製造廠,資訊團隊先前已建立MES來記錄工廠設備資料,而近一年導入聯銓BI工具,期望能分析收集來的資料,提升企業營運效率。本篇將分享祥儀企業這一年來用心經營的成果與別出心裁的應用。
祥儀於2019年開始由資訊部導入聯銓BI工具,使用Smart eVision、Smart Query、分析、排程、Mobile模組。雖然僅導入一年,但BI應用範圍已遍及許多單位,包含製造部、機器人事業部、資訊部、財務部及人事部;正在使用的頁面非常多元,例如:庫存查詢、每日報工人員統計、資訊部服務滿意度、每月預約導覽看板、員工KPI…等。本篇將著重以下幾項特色應用:
祥儀企業選擇BI平台時的一大標準,便是
胡經理希望BI平台能快速與正在使用的系統作結合,減少開發人力與時間,因此主要運用了三種整合方式:
1. 使用Portal呼叫既有系統
2. 利用聯銓Web頁面連結既有系統頁面
3. 觸發外部系統的現有表單
經過快速的整合呼叫,即使使用多套系統,
|
---|
聯銓的BI產品在設計時保留許多 |
走進祥儀企業的齒輪馬達工廠,一排排機台設備正按部就班地運行,設備的盡頭,一面牆上掛著
胡經理的機台圖是自己花了許多時間精力應用BI元件與 HTML tag寫出來的,基於許多製造業客戶也有與胡經理相同的需求,今年(2020年)聯銓為此開發了新功能:「組合元件」搭配「ListView」,
資訊經理胡瓊文向我們介紹道:「點進個別機台後,可以看到原本規劃是什麼、什麼製令正在跑、目標多少、實際完成多少、差異多少。」(圖3)並且,若機台有異常,機台圖示便會顯示警示顏色,提醒相關人員盡速去查看機台狀況,排除問題。
此頁面使用了哪些元件?先是利用向下連結(Drill Down)進入各機台資訊頁面,再以
在此特別說明
外出時,比筆電更方便使用的電子產品就是行動裝置,只需從口袋拿出來就能查看資訊。
祥儀企業使用Mobile模組,
此外,
除了主動派送資訊,關於行動版如何操作、開發,請見行動裝置簡介。
分析頁面能讓使用者自行動手分析資料,可拖拉、新增需要使用的欄位,或將表格轉為統計圖觀看,但若關掉頁面,則會回到初始設定,使用者每次打開頁面都必須重複相同的分析動作。而有了
祥儀企業如何使用分析頁面與自訂分析?首先,資訊部先設計出一版分析介面給使用者。接著,
此外,胡經理也發現了自訂分析的另一項應用:「有時候使用者想要先自己試驗,做出自訂分析初版讓他的主管看這樣的統計分析可不可以,然後,再透過這個初版跟我們溝通,我們再幫他設計出自訂分析無法達到的分析效果。」
由於使用者能存取自己設計好的分析版本,
若對於分析頁面有興趣,請看:如何快速製作彈性的分析? Power User 與 User 篇、IT人員篇。
祥儀利用甘特圖來檢視部門的專案進度,長條的灰色代表年度規劃,綠色代表實際執行時的規劃,藍色則代表目前進度。
旭日圖的三階層圖示法恰好符合祥儀的應用,內圈為存貨的大類,再往外圈細分存貨小類,且每個區塊皆可滑鼠點擊,連結到該分類更詳細的頁面資訊。
智慧製造的推行有許多環節,缺一不可。若辛苦建好了監控設備、資料庫,導入分析工具之後,卻鮮少人在使用,豈不是功虧一簣?
祥儀企業創立已四十年,一家已經依循傳統運作數十年的企業,如何促進同仁使用BI工具,改變決策習慣?胡經理有一些心得,她表示可
「銷售統計以前都是人為統計,可是統計出來還是會有一點落差,因為人為溝通或整理上的問題。現在直接抓取系統資料,只要系統資料正確,可信度就很高。」胡經理表示。由於能減輕營銷部的工作量,部門成員則會更頻繁地使用BI工具,慢慢成為工作中很自然使用的工具。
胡經理又提到:「但有些單位因為工作性質較傳統的關係,他們思維還沒辦法慢慢改變,所以趁著導入其他專案時再去誘發他們的需求,
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需求,若能滿足個別需求,就能讓各單位對BI「上癮」,
看完了上述的應用,其實可以發現BI除了運用在生產製造的決策判斷,也能運用在其他決策管理,並且在會議上能直接開啟頁面進行討論。祥儀的副總經理蔡明翰期望BI應用的最終目標能達到開會時,不需準備Excel、PPT,直接看戰情室或相關頁面,針對公司狀況、指標討論,不會有不同部門資料不一致的狀況,會議進行也更有效率。